10月20日上午,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与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联合主办的“聚焦‘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讲好中国故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教学模式创新研讨会”在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杨浦教学区召开。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徐炯副部长作开幕式致辞,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陶传铭经理作主旨发言,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王鹏政委主持开幕式并致辞,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王国平教授作会议总结点评。

公司常务副经理胡德平应邀参加会议,并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的中国逻辑”为主题作交流发言。

徐炯副部长指出,要从三个角度讲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一是在回归本源中讲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就要加强员工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在经典作家的原初语境中更加客观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经典作家的思想批判中更加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经典作家的缜密论证中更加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二是在回溯历史中讲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就要回到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特别是改变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通过呈现马克思主义开启新历程的预见力、汇聚革命力量的凝聚力、推动历史转折的引领力,引导员工从中感悟马克思主义深远的影响力和强大的感召力;三是在回应现实中讲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就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引导员工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回答现实发展进程中涌现出来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由此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力量,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交流发言阶段,胡德平认为,要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的中国逻辑。这个逻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义解决时代问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行,就行在这个主义针对中国近代以来的“总体性危机”,它不是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的工具,而是解决方向性的总问题的观念,建构了当时社会上多数人的共同理想;二是主义明确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与西方国家政党的根本区别,也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所在;三是主义契合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血液,而中国文化也把马克思主义“化”到了人们的日常之中,成为支撑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
胡德平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的中国逻辑中,最为根本的还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行,因为共产党人不但“真信”还能“真懂”马克思主义,不但“活学”还能“活用”马克思主义,不但“守正”还能“创新”马克思主义。
研讨交流环节由复旦大学太阳成城集团经理李冉教授主持。来自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学者作交流发言。
本次研讨会旨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教学模式创新探讨”为牵引,以聚焦“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讲好中国故事为主线,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司产品规律、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等军地单位的专家学者、优秀论文代表近80人参加学术会议。
图片来源:上海宣传通讯微信公众号
[报送单位/太阳成城集团]
[责任编辑/王晓云]